玉溪市人工防雹增雨科學保護烤煙生產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 2009年11月12日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江風報道 近日,云南省玉溪市人影中心對剛剛結束的2009年以保護糧煙為主的人工防雹增雨工作進行總結時,肯定實施安全、科學、高效作業是做好人影工作的主要經驗。據統計,玉溪今年冰雹災害天氣比去年增多,在人影作業炮點個數、作業次數和用彈數量均較去年有所減少的情況下,人工防雹增雨工作成效仍有提升,地方政府和社會公眾對人影減災工作有較高的滿意度。今年全市設118個人工防雹作業點,適時開展增雨作業共253點次,保護烤煙種植面積60萬畝、其它農作物種植面積35.02萬畝,作物受災率明顯下降。其中,元江、新平兩個山區縣把人工增雨作為開發空中水資源的重要手段,常年開展這一工作,為甘蔗等經濟作物生長和水利發電創造條件。
據悉,在日前召開的政府常務工作會議中研究通過《玉溪市人工影響天氣管理辦法》時,市長高勁松對近年來人影減災為玉溪經濟社會發展所做出的貢獻給予高度評價。
西雙版納人工增雨工作全力保護生態環境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 2009年11月10日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喻彥報道 日前,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布龍州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立,這是西雙版納實現生態州的發展目標所采取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西雙版納州氣象部門加強氣候變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與對策研究,積極向地方政府提供氣候和氣候變化決策氣象服務,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工作,以提高公眾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減輕氣候變化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西雙版納森林覆蓋率達68%,森林防火是西雙版納生態保護的頭等大事。為切實保護熱帶森林區、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西雙版納州氣象局高度重視人工增雨工作,認真總結人工增雨經驗,每年均提前成立人影領導小組,充分利用衛星、雷達等現代化裝備,密切監視天氣變化。作業人員日夜監守各作業點,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成效顯著。截至目前,西雙版納已連續13年無重大森林火災。
重慶市首次開展“藍天行動”人影作業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 2009年10月27日
中國氣象報記者單麗靜通訊員姜瑩報道 10月25日22時至26日17時,重慶首次開展“藍天行動”人工增雨作業,渝北、璧山、銅梁、北碚、巴南、沙坪壩6個區縣發射人影火箭彈48枚,全市各地普降小到中雨。重慶市人影辦主任李軻介紹,這是為了配合主城“藍天行動”,重慶首次在秋冬以及來年春天這些不適宜污染物擴散的季節有計劃進行人影作業。10月27日,市環保局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顯示,全市各區縣空氣質量均為良及以上。
10月25日至26日,重慶地區出現大霧,主城大部分區縣空氣質量為輕微污染,導致自6月16日以來131天的“藍天”結束,輕微污染主要是由于大霧導致污染物無法擴散。根據重慶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的《重慶市“藍天行動”人工增雨氣象保障服務工作方案》,重慶將借助人工影響天氣手段實現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97天的目標。 從25日開始的雨霧天氣給人工增雨作業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條件。
據預測,今年有利于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差于去年。從11月至明年3月,重慶市人影辦將根據天氣條件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以減少出現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天氣。
昌樂氣象局人工增雨有效緩解農田旱情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愛玲報道 11月1日凌晨,山東省昌樂縣氣象局組織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有效緩解了農田旱情,受到農民群眾和地方政府領導的好評。
自進入9月份以來,昌樂縣降水嚴重偏少,旱情迅速發展,無水澆條件的5萬畝農田一直無法播種。針對快速發展的旱情,氣象部門組織工作人員增加土壤墑情觀測,建議寧可晚播也要足墑播種。10月31日凌晨,受冷空氣影響,昌樂縣出現了強對流雷雨天氣,縣氣象局及時組織全縣炮點另加一門火箭發射架進行了兩次增雨作業,火箭作業點下游觀測站降水量達到54.8毫米,全縣平均降水量34.9毫米。